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特色小镇未来之路

发布时间:2017-12-9 11:41:55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


 

本人所著的《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08出版)一书中较早提出应降低全国范围的传统大城市化扩张热情,重点发展特色小城镇,并为中国特色小镇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探索具体的规划策略。
 


 

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城乡规划与发展提供有益的资讯和借鉴。

”
 

 

 


 

在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健康生活的自我生命意识觉醒的时代,伴随人类科学技术裂变式的快速更新发展,中国小城市规划处于“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均衡”的时代,小城市面临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巨型的“聚合城市”(见《世纪之城——中国城市再出发》P119页)之外的这些城市将要成为生态宜居的慢生活的田园牧歌之城。


 

伴随“聚合城市”规划战略整备的实施,“聚合城市”以外的那些小城市都将演变成为与自然和田园融合的人口10 万以内的田园城市或乡村小镇。


 

如果将收入的增加称作地域规划中的“经济价值”,那么可将地域的特色和生活方式称作地域规划中的“非经济价值”。


 

中国小城市规划发展要实现“经济价值与非经济价值的非对称均衡”,其含义是使这些城市更加人性化,居民更加健康自豪地生活。


 

未来中国众多小城市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自然、阳光、空气、绿地、田园在城市生活中的位置。这种平衡的理念对于中国那些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小城市来说,是不能放弃的城市发展目标。


 

1、创造小城市的个性与特色


 

在发展中国家那些小城市未来发展的优势恰恰是曾经没能成功引进第二产业,使那里还保留着清新的空气、自然的山水、美味的鱼、优质的稻米、自身的特色、丰富的地方物产、顺畅的交通等。这是这些小城市真正的优势与发展潜力,这是新一轮规划不能忽视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那些未来“聚合城市”以外的小城市应该成为阳光、清风、明快、集约、田园或时尚慢生活的人类修养生息的摇篮,丰富的物产、大自然的气息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它们是在各区域之间有田园或绿地相间、但可快速通达的特色城镇。


 

而绝不是要像今天经济发达的那些世界大城市,迅速扩张成为体型巨大却污染严重、失去健康生活品质的人口容器。


 

应使城市历史文化或其周边具有传统历史保护价值的乡镇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城市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实施专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规划,这种保护规划不应局限于某些建筑或街区,还应扩展到自然和具有人文内涵的大地肌理。例如传统诗词表现的具体区域的乡村风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种传承数千年的地理文化与人文信息不应该在未来规划中消失,但这个方向的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似乎一直被忽视。


 

在未来区域的更新与再生或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展现和保持不同地理的自然和文化属性、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及其自身的生活方式,才会使这些区域或城市保持恒久魅力。


 

今天,那些不同自然地理属性的小城市规划,应立足于其经济发展历史阶段与现状,将经济和非经济价值原理进行平衡规划。不应急功近利,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应立足于人们健康生活需求及自身优势,规划发展成为拥有自我个性并保持自身生活方式的生态城市。


 

或是山城、或是海城、或是历史文化之城、或是民俗文化小镇、或是传统美食之城、或是提供回忆或思想归宿的田园小镇、或是24 小时娱乐的不夜之城、或是输出科学技术研究发明的信息智能技术与生态之城。


 

总体来说,它们将是令人流连忘返、令居民健康自豪、具有自身特色的乐居之城。


 

 


 

2、创造信息、智慧小城市


 

中国曾错过了与西方同步的工业化时代,在今天这个智能化、信息互联化、基因等技术裂变式发展的时代。如本书第四章所述——新兴技术给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与西方同台竞技的历史机遇,互联网与智能化及远程监控技术可以使任何事物无需凭借庞大的体量而融入世界的格局。


 

中国城市战略规划应重视科学技术革命性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因此,当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必将给拥有良好生态的小城市创造新的繁荣。


 

但机遇一定属于今天具备前瞻性规划的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清新空气、优美生态、没能大量成功引入第二产业的城市,这些仍然保留有自身属性与特色的生态小城在新一轮规划整备中应重视信息网络、智能化等技术的导入——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更具备吸引宏大人气的魅力,因为信息互联网时代,如果去除人口因素,城市个体规模效应已经不再重要。


 

虚拟空间可以构建与庞大的实体空间的非对称均衡,并将更广泛地替代实体的物质空间。人们完全可以一边在小城市居住或者度假,一边通过先进的数据网络及视频技术与世界任何地方展开业务合作与交流,并通过网络完成工作、学习或进行各类创业与经营活动。


 

在大城市,未来人类借此可置换出更多可提供健康保障的绿地和阳光的城市用地,从而改变今天大城市与自然割裂的困境。这或许正是西方国家建设以数十倍网速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信息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改变小城市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那些曾经单以增加经济收入为宗旨的小城市快速扩张,其老城区还在延续旧时的面貌,郊区已经矗立起庞大的新城,短期经济利益的满足导致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及生态环境破坏性开发,郊区迅速成为失去公正与艺术雕琢的钢筋水泥丛林!


 

小城市不应被过度强调经济利益的规划理念所控制,制造各种隐患和危险,曾经快速的规划复制和任意的模仿使中国大江南北城市空间发展出现高度同质化,让这些城市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良好生活方式和个性特色,并走向以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形象粗俗为特征的城市价值扭曲。


 

小城市应尽快实践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非对称均衡”的理念,构建未来生态、宜居、信息智慧之城。地缘辽阔、自然属性多样、物产丰富的中国小城市具备这样的潜力,大量尚未被投机开发的田野,还保留着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自然的山水,触手可及的大自然将是这些小城市未来发展不可估量的潜力与价值。


 

相比那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小城市具有可重塑的城市空间优势、生态体系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个性化的地理环境优势等,因此小城市应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近期规划不要好高骛远。


 

在城市还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不切实际地发展所谓高科技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城市空间发展速度应适应自身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避免出现“失速”现象。


 

宁可不追求短期的高收入,也要重点强化生态环境及信息网络、城市慢生活系统规划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业、无污染的轻工业等。


 

保持适当的人口规模,引导剩余的劳动力人口迁入发达的“聚合城市”,与“非对称均衡”(见《世纪之城——中国城市再出发》P113页)战略规划的主导方向相吻合。


 


 

4、小城市交通规划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几乎成为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症,由于大量汽车拥堵停滞造成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破坏城市环境,降低城市整体运营效率,影响城市空间的宜居品质,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面临威胁。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来自大城市庞大的空间发展失衡,大城市需要进行空间的战略再平衡,近期内难以实现根本逆转。


 

人口10 万以内的小城市则可依据后发优势,及时迎接“非对称均衡”规划理念。


 

交通规划除了参考“多极复合城市”的交通规划标准以外,应重点发展公共慢速电动车、电动代步车、自行车等即时租赁和服务系统,规划建设步行专用道路等慢行系统,规划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及专用道路系统,政策鼓励新能源家庭汽车,规划设计可以为游人和居民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提供服务的充电站点等。


 

这将会使小城市创造出愉快而便捷的驾驶或单车骑行、悠闲健康的步旅,保持自由呼吸的清洁空气,宜旅宜居的生态环境,创造崭新的慢生活城市。


 


 

5、小城市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基于未来中小城市人口向“聚合城市”迁徙聚集的发展战略,小城市产业发展以服务地区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应组织科技、经济、人文、环境、规划等各专业,依据不同城市的地理属性共同研究确定不同的小城市战略发展方向。


 

应彻底杜绝或改造原来的高污染化学工业、重工业等,


 

重点发展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渔业、旅游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或是港口物流产业。


 

适度发展无污染的满足自身及周边农业地区生活、生产需求的其他轻工业。在广阔的郊区农场发展生态经济型农业,为聚合城市提供大量有机食品,提升农业经济收入,同时应避免农药对空气、蔬菜食品及区域内地表地下等水体资源的污染,使小城市环境及食品安全整体上获得保障。


 

产业规划与发展应该将构成小城市地区特色及差异化优势的要素置于首位。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文化与自然的生态体系,保持并增添小城市的魅力。


 

 


 

6、城市历史文化及人文、环境生态的保护


 

近十几年以来,许多城市过度商业化开发致使许多具有历史记忆和保护价值的城市空间被遗弃甚至破坏,使传递人类历史信息的城市文化脉络和城市肌理被割裂甚至彻底毁灭。城市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应避免城区空间对于山水等生态空间的扩张性挤压。


 

许多城市由于逐利团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于这些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掠夺性开发,不顾及城市整体和长远利益,使那些设计低劣的大片钢筋水泥建筑生硬地、破坏性侵入到原本自然优美的山水之间,使城市与自然的空间秩序被混乱,导致人们失去对于城市、自然山水在心理和视觉上的自然过渡。城市与自然关系的撕裂还将导致生物链和城市环境生态的破坏。


 

例如杭州就没有将城市扩张到作为城市和西湖背景的山脚下并且注重对西溪湿地的保护,但许多城市缺乏战略视野的规划,危害了自然环境,破坏了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严重削弱了那些城市固有的山水田园的自然属性与特色,使这些城市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失去长远发展的优势。


 

 


 

在许多沿海城市开发过程中,对沿海岛屿的生态体系及自然山水、地理人文信息造成许多难以恢复的破坏。以中国一个沿海城市目前正在进行的海岛新城区规划为例,岛区内本应作为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的渔民村落在规划中被破坏殆尽。


 

那些载有历史人文基因、错落有致、优美的、有着百年历史的渔民村落变成了设计丑陋的水泥高层建筑,并遮挡着岛屿的立面和阳光。


 

这里本来是一个保存较好的自然渔民村落,曾经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那些令人怀旧的海岛特色的石造民宅;那些青石迷路、旧时路灯、曾贴满布告的生产大队部的古老石屋;在石屋群落的一侧是轻涛拍岸的海水与泊满千帆竞渡般的渔船,摇曳在风中锈迹斑驳的喇叭、曲折回环的石头巷陌,吸引游人寻访它的尽头和历史的源头,探询内心未知的风景和世事沧桑的思索,这正是一种人文旅游的快乐和人间沧桑的魅力。


 

这景象是海岛渔村所特有的,现在这一切都在规划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拆迁后破败的断壁残垣和裸露着乱石的岛礁,伴随着那些设计丑陋的水泥高层建筑,导致原生态的居住群落连同它所附载的历史人文信息被人为地毁灭。


 

而对于滩涂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尤为严重,城市为了短期利益,通过填海将滩涂转变成为建设用地。


 

而滩涂湿地是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重要资源库,是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生物的产卵地和育幼场,也是众多野生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哺乳类等的繁衍地。


 

从环境意义方面讲,滩涂能够储水、泄洪、抵御风暴潮、防止海浪冲击、保护海岸、吸取大量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等。


 

而城市东部的山林也一再被那些设计丑陋的建筑群挤压到了山脚,失去了与城市空间的生态与视觉过渡。


 

在逐利的目标下,规划和建筑设计失去了核心,那些“所谓的规划师们”更加市场化和企业家化,他们也不忘谋生的目的,沉湎于强调开发经济效益的规划和设计中,忘记了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本质,更不会关注城市长远的利益,导致城市逐渐演变成为被统一了模式的“样板城市”。


 

你站在几乎是全国统一标准的行政中心广场,放眼周边,到处是设计低俗、拥挤丑陋的建筑群落,会让人们怀疑这座城市的人文素养与审美的文化底蕴。


 

许多充满自然山水与传奇的特色城市,已经被同质化而失去了诸多个性与特色。当然这些规划错误和丑陋的建筑设计在许多城市还在继续发生,具有第三世界小城市的普遍性。


 

 


 

7、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小城市应参照“多极复合城市”策略和“经济控制指标”进行更新和复兴规划,但小城市也可根据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与“多级复合城市”(见《世纪之城——中国城市再出发》P119页)的空间结构有所不同,可与自然环境更为紧密与融合,考虑中国人对于居住建筑的朝向要求与生活习惯,建筑按南北布置,建筑则拥有开阔的南北纵向距离用于绿化,东西向绿化则需要强化,因此可东西间隔1.2 公里规划带状公共绿地或农田。


 

1.2 公里之内规划城市生活社区,并在带状公共绿地或农田内按比例布置公共服务中心,如办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绿地宽度0.3~0.6 公里,绿地两端与郊外的田野或绿地相连。这种空间布局可使城市建筑在纵向与横向两个方向都拥有良好的绿化包围,并使整个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使城市内部拥有更多的绿地和阳光。


 

一座步行10 分钟可以看到田野的城市是不会让人厌倦的城市,并将拥有顺畅的交通、充满阳光和清洁的空气,各组团之间由绿地或田园间隔,使小城如明珠镶嵌在优美山水田园之间,并可为“聚合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大自然的能量。


 

小型工业区选址应沿着城际道路一侧布置,并与城市保持3 公里以上绿化隔离,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深加工或服务于农业的制造业应接近原材料生产地或远离城市,而不是靠近城市布置。


 

小城市空间可参照“城际交通及物流中心—工业区—绿地或农田—农场—城市聚居区—农场—农田及农产品制造中心”的空间次序规划布置。



 


 

坚持生态优先的规划发展策略,并做专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立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限制城市建筑向生态保护区域任意扩张侵蚀。近大型水体、海洋、山体等应停止规划建设各类大型建筑,强化生态自然环境保护,避免人与建筑对于生态系统的肆意破坏。


 

小城市规划目标决不要试图发展成为那些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大城市,特别是那些号称“国际化”的大都市,全世界都在羡慕它高楼大厦崛起的同时,其庞大臃肿而单极的城市躯体却早已不堪重负。


 

到处充满污浊的空气,交通拥堵,庞大而高密度的城市建筑群体使城市的日照时间大幅缩减,空气流通延缓,拥堵的汽车排放致命的尾气,拥挤的交通消耗人们的出行时间,使城市的工作效率降低,道路通勤时间大幅度增加,许多人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而失去了闲暇。


 

城市经济虽然获得一定发展,但人们却为此付出了健康并以失去生活快乐为代价。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在为早日实现城市化的梦想、迫于快速提升经济收入为目标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在它无节制而失速扩张的背后,导致许多城市危机显现——空气与水资源污染时刻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它们拥有近乎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城市不得不接受既非工业也非农业生活的尴尬与痛苦。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实施“非对称均衡”规划战略,创造新的城市生活成为必然。


 

未来,伴随着“非对称均衡”规划理念的导引与规划的具体实施,新一轮的开发整备逐步完成,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众多传统的单极化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些特大城市将转变成为“聚合城市”内部的一分子,并且完全脱离中心城市的位置,而分散融入其他个体城市之间,成为一个资源共享、生态平衡的有机共同体。这些“聚合之城”成为集聚中国85% 以上人口的“二十一世纪新城”。


 

这些强大的形散而神聚的世界新城,成为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和思想创造中心,并且成为充满绿地阳光的生态宜居之城。除此之外那些如撒落在绿海中的明珠小城,则深具田园、山水、地方传奇文化,并且保留有清新空气和优良的生态体系。


 

这些小城或村镇将是充满生态魄力、充实着人类美好记忆的快乐中心,以青山大海或田园风光为依托,时刻等待来自远方强大的“聚合城市”中的川流不息的游人,它们共同为“聚合城市”的人们提供生生不息的能量,共同创造二十一世纪人类城市新生活。


 

从遥远的生命记忆到近在咫尺的繁华尘世,从广阔的山海田园、闪烁自然光辉、令人流连忘返的小城到朝气蓬勃、集聚众多城市力量的巨型“聚合城市”之间——是伟大的“非对称均衡”。